“億萬年后出榆林,奉獻光熱慰乾坤。焚身滅跡全不怕,要留美名在人心”,當榆林一位詩人模仿明代于謙的《石灰吟》如此吟詠當地環(huán)保、優(yōu)質的煤炭資源時,具有“三低一高”先天優(yōu)勢的“榆林煤”已經在近兩年的全國性大氣污染治理中贏得“藍天衛(wèi)士、霧霾克星”的美譽,大江南北那一片片曾經消失的藍天,正在“榆林煤”和“榆林蘭炭”的激情綻放中重新歸來。
然而,由于生產標準不一,經營秩序混亂,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煤產品價格跌跌不休的嚴峻形勢下,先天優(yōu)勢明顯的“榆林煤”同樣遭遇市場低迷。為了擴大榆林煤炭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榆林煤”的良好聲譽,榆林市政府決定向國家工商局申請注冊“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
經過一年多的工作,11月7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網發(fā)布了“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注冊公告。僅僅幾天后,“榆林煤”的價格就在其他地方的煤炭紛紛降價時逆勢上漲,塊煤平均漲了50元,面煤漲了35元,榆林一些煤礦出現了近兩年難以見到的車等煤現象。這不僅僅是巧合,而是品牌效應的初步顯現。
榆林市能源局負責人說:“市場的倒逼,把企業(yè)家逼得學會精細化經營,把政府逼上轉型升級的思路,把榆林煤逼上了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之路。我們要以獲得產地證明商標為契機,理順秩序,管控質量,確保給市場源源不斷地提供環(huán)保、優(yōu)質、潔凈的榆林煤。”
注冊商標,實施名牌戰(zhàn)略
榆林市54%的國土面積含煤,國家規(guī)劃建設的14個大型煤炭基地中,涉及榆林的有神東、陜北兩個基地。全市煤炭探明儲量占陜西省已探明儲量的86%,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12%。境內分布有侏羅紀、石炭二疊紀、三疊紀三種不同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煤田,其中侏羅紀煤田占全市已探明煤炭資源總量的95%左右。
近兩年,由于國內外煤炭產能普遍過剩,煤炭價格一路下跌,使產量占全國近十分之一的“榆林煤”也受到嚴重影響,好些煤炭生產企業(yè)只能保本經營甚至成本倒掛。面對這種局面,榆林市委、市政府認為,對于任何一種產品而言,產能再過剩,質量最好的都永遠不會過剩。“榆林煤”不同于全國其他市場的煤,不僅儲量大,而且品質優(yōu)良,具有“三低一高”的特點,即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0.8%)、特低磷(0.006-0.035%)、中高發(fā)熱量(6800-8200大卡/千克),其有害元素氟、氯、砷含量特低,與“精煤”(硫分0.4—0.6%,灰分7-16%,熱值5736-6692大卡/千克)各項指標相當,可供煤制甲醇、煤制油、水煤漿、活性炭、氣化和建筑、工業(yè)及民用,加之榆林是全國最大的蘭炭生產基地,可以說,“榆林煤”是名副其實的“環(huán)保煤”、“潔凈煤”、“化工煤”。鑒于“榆林煤”的先天稟賦,市場前景定然廣闊,只是必須打造品牌,實施名牌戰(zhàn)略。
于是,2014年7月,榆林市政府研究決定,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請注冊“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同時指定由榆林市能源局下屬單位榆林市煤炭運銷管理站負責具體注冊事宜。
榆林市政府分管領導,市能源局、市工商局主要領導,帶領市煤管站人員多次赴京匯報、溝通、協調,得到了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商標總局的大力支持。經過一年多的工作,終于在2015年8月7日對“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進行了上網公示,11月7日,三個月的公示期結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網發(fā)布了注冊公告(證明商標注冊公告第1478期)。
“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的成功注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一是進一步提升榆林煤炭產品質量。商標注冊以后,各類煤炭生產企業(yè)為了申請獲得或持有“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必將按照國家、省上有關部門發(fā)布的“榆林煤”地方標準要求,進行標準化生產。二是打擊不法行為的法律武器更有力。對于摻雜使假、以次充好、假冒“榆林煤”等行為,《煤炭法》、《煤炭經營監(jiān)管辦法》對其規(guī)定比較籠統(tǒng)不便于操作?,F在,榆林可以直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國家工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等法律對上述不法行為進行有力打擊。三是促進企業(yè)轉型升級。隨著“榆林煤”知名度的提高,受供求關系影響榆林煤價格必將上漲,這將倒逼煤炭生產、加工、消費企業(yè)積極主動提升技術水平、延伸產業(yè)鏈、提高煤炭利用率。四是為國家治理大氣污染做出貢獻。“榆林煤”的推廣使用,尤其是在京津冀、長三角地區(qū)的推廣使用,必將降低劣質煤炭使用量,從而降低灰、硫、磷等的排放,有效促進大氣污染的治理。
嚴格管理,確保產品質量
具有先天優(yōu)勢的“榆林煤”,要想一路走好,還需要后天的不斷努力。榆林市能源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注冊后,榆林市將做好三件事,以全面提升“榆林煤”的生產質量。
第一,在深入進行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上,搞好安全生產,把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0.045之內,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榆林將積極探索一些煤礦工人容易接受的辦法,使安全文化入腦入心,成為每個煤炭生產者的自覺行為。同時,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手段,對煤炭生產企業(yè)實行標準化建設動態(tài)管理,使榆林煤的每一個生產環(huán)節(jié)都處于嚴格管控之中。目前,榆林煤礦大概有三分之一達到一類標準,三分之一達到二類標準,三分之一達到三類標準,今后,生產質量達到哪一級就定為哪一級,不再一成不變。
第二,盡快制定《“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辦法》。為了保障“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科學、有序、規(guī)范使用,“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的注冊人榆林市煤炭運銷管理站正在起草《“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辦法》。該《辦法》將從商標的使用條件、申請程序、權利義務、使用管理、保護等方面做出詳細的規(guī)定,一經發(fā)布,將成為商標使用管理的政策依據,將使“榆林煤”的全線生產都置于統(tǒng)一的標準之下。
第三,積極建設市級煤質檢驗中心。目前,榆林市煤質檢驗中心建設項目已經立項并進入建設階段,建成后將按照《“榆林煤”產地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辦法》要求,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檢查、抽查等措施,深入企業(yè)實地采樣、制樣、化驗,對“榆林煤”的含硫、含灰、含磷、發(fā)熱量等均進行詳細的監(jiān)測分析,使各項指標都符合有關標準,控制在當今市場能夠接受的區(qū)間內。如發(fā)熱量,都將保證在5000大卡以上,這個指標剛好和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意見要求基本吻合。目前,“榆林煤”已經有四個陜西省地方性推介標準出臺,“榆林蘭炭”生產標準也基本完成,正在報國家批準。今后,凡是符合“榆林煤”標準的,才可使用“榆林煤”品牌,不符合的均無權使用。
主動出擊,培育終端市場
近年來,榆林市政府、企業(yè)積極適應煤炭市場由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變“坐商”為“行商”,不斷走出去推介“榆林煤”、“榆林蘭炭”,穩(wěn)步培育終端消費市場,使全市煤炭銷量穩(wěn)步增長,2014年全市煤炭銷量較2013年增加近5000萬噸;今年1—10月,全市已銷售煤炭3.1億噸。
為在“十三五”期間不斷擴大“榆林煤”的銷售量,榆林市能源局結合目前的市場消費狀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穩(wěn)定的終端消費市場的具體路徑。
對于省外消費市場,將分三步走:一是打造和鞏固京津冀魯消費圈,一年消費2億噸“榆林煤”;二是充分利用“海進江”運輸手段,打造珠三角和長三角兩個消費圈;三是通過天津港、珠海港、上海黃埔港三大港口撬動“榆林煤”、“榆林蘭炭”走出國門,打造東南亞消費圈。
對于省內消費市場,將在圍繞電煤摻燒、冶煉行業(yè)的高爐噴吹、特種行業(yè)用煤等幾個方面全力打造關中消費圈,確保省委、省政府“用蘭炭換藍天”戰(zhàn)略目標實現的同時,利用市場倒逼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加大榆林煤的轉型升級和深加工力度。
具體來說,就是要按照省委書記趙正永“圍繞煤炭做轉化、圍繞轉化做規(guī)模、圍繞規(guī)模深加工”的要求,在打造能源革命的示范基地、全力構建中國最大的蘭炭和鎂業(yè)生產基地這兩個戰(zhàn)略構想的指導下,推進國家能源化工基地五大標志性產業(yè)集群建設:一是打造蘭炭產業(yè)集群。目前,全市已建成蘭炭產能5552萬噸,其產品主要指標優(yōu)于北京市、河北省等潔凈煤地方標準,完全可作為潔凈煤用于高爐噴吹、氣化、民用清潔燃料等,市場前景廣闊;二是打造鎂業(yè)產業(yè)集群。目前,榆林鎂產量已占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下一步,將大力延伸鎂產業(yè)鏈;三是通過國家給榆林設計的超高壓電力通道建設,新增建設年裝機容量達2000萬千瓦以上的坑口電力集群;四是建立門類齊全的化工產業(yè)集群,使所有進口的化工材料、在其他地方找不上的化工原料在榆林都有;五是建立與煤油氣鹽產業(yè)相配套的制造業(yè)產業(yè)集群,不但產出來的產品滿足當地眾多油井、氣井、煤礦的需求,還能大大推進全市產業(yè)結構的轉型升級。
終端消費市場的有效培育,將使“榆林煤”的品牌價值得到充分體現。預計到“十三五”末,在榆林市煤炭產量達到5億噸時,榆林煤的本地轉化率將由現在的20%提升到50%,可以就地消費2.5億噸;此外,在京津冀魯消費圈消費2億噸,加上國內外其他消費圈的消費,“榆林煤”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