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以來,受進口煤大幅降價、進口量不斷擴大等因素沖擊,我國國產(chǎn)煤價格出現(xiàn)了加速下滑,截至7月19日全國煤炭價格指數(shù)為159.5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6點,比年初下降11.3點,比2011年的高點下降了43.5點,隨著國內(nèi)外煤價差距的逐漸縮小,進口煤的價格優(yōu)勢在逐步消失,煤炭進口量也將隨之減少。
據(jù)統(tǒng)計,今年6月我國進口煤及褐煤2236.2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7%,環(huán)比下降了18.9%,創(chuàng)今年以來的單月進口量最低值,也是自去年11月以來進口量首次下降。從進口國別、品種、企業(yè)性質(zhì)和區(qū)域分析來看,6月份造成我國煤炭進口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從蒙古和印尼進口量的減少是進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
2013年6月我國自蒙古進口煤炭76.5萬噸,同比下降了76%,其占我國煤炭進口總量的比例也從去年同期的11.7%下降到3.4%,從而向下拉動我國煤炭進口增速8.9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50.1%。這主要是由于長協(xié)價格造成的,2012年年初中國煤炭企業(yè)與蒙古出口方以預付款的方式簽訂了長期協(xié)議,而國內(nèi)煤炭價格連續(xù)下跌,蒙古方面坑口價格卻出現(xiàn)上漲,因此出現(xiàn)了2012年蒙古煤炭進口量大增,而中國煤炭貿(mào)易企業(yè)卻遭受極大虧損的局面。因此,2013年以來無一家中國煤炭企業(yè)與蒙古方面簽訂長期供煤協(xié)議,導致口岸進口煤炭數(shù)量大減,拉運的主要為去年協(xié)議購買的煤炭。
印度尼西亞仍穩(wěn)居我國第一大煤炭進口國的位置,2013年6月煤炭進口量為825.3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8%,占我國進口總量的比例也小幅下降了0.9個百分點,向下拉動我國煤炭進口增速7.5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了42.2%。與之相反,澳大利亞是我國第二大煤炭進口國,6月份進口量為492.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9%,同時其占我國進口總量的比例提高了8.2個百分點,向上拉動我國煤炭進口增速4.3個百分點。
表1:2013年6月我國主要煤炭進口國
國 家
|
進口量(萬噸)
|
增速(%)
|
向下拉動百分點
|
貢獻率
|
合計
|
2236.2
|
-17.7
|
-17.7
|
100.00%
|
蒙古
|
76.5
|
-76
|
-8.9
|
50.10%
|
印度尼西亞
|
825.3
|
-19.8
|
-7.5
|
42.20%
|
美國
|
110.9
|
-38.6
|
-2.6
|
14.40%
|
哥倫比亞
|
4.9
|
-90.7
|
-1.8
|
10.00%
|
越南
|
104.9
|
-28.9
|
-1.6
|
8.80%
|
加拿大
|
83.7
|
-19
|
-0.7
|
4.10%
|
莫桑比克
|
0
|
0
|
-0.4
|
2.50%
|
新西蘭
|
6.3
|
-49.1
|
-0.2
|
1.30%
|
南非
|
89.1
|
-4.3
|
-0.1
|
0.80%
|
馬來西亞
|
3.1
|
-22.8
|
0
|
0.20%
|
俄羅斯聯(lián)邦
|
249.4
|
0.5
|
0
|
-0.20%
|
伊朗
|
2.3
|
0
|
0.1
|
-0.50%
|
菲律賓
|
25.9
|
44.8
|
0.3
|
-1.70%
|
朝鮮
|
160.3
|
31.1
|
1.4
|
-7.90%
|
澳大利亞
|
492.9
|
30.9
|
4.3
|
-24.10%
|
二、煉焦煤是拉動我國煤炭進口量增速下滑的主要品種
2013年6月我國進口煉焦煤470.2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7.5%,向下拉動我國煤炭進口增速6.6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37%,成為影響我國煤炭進口量增速的主要品種之一。受下游焦化企業(yè)和鋼廠需求不旺影響,煉焦煤市場尚未出現(xiàn)明顯回暖態(tài)勢,整體市場仍陷供過于求局面,導致煉焦煤進口量出現(xiàn)大幅萎縮。其次是其他煤,6月進口量為254.2萬噸,同比下降了40.9%,向下拉動我國煤炭進口增速6.5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36.5%。
表2:2013年6月我國進口煤主要品種
品種
|
進口量(萬噸)
|
增速(%)
|
向下拉動百分比
|
貢獻率
|
合計
|
2236.2
|
-17.7
|
-17.7
|
100.00%
|
煉焦煤
|
470.2
|
-27.5
|
-6.6
|
37.00%
|
其他煤
|
254.2
|
-40.9
|
-6.5
|
36.50%
|
其他煙煤
|
720.8
|
-13.7
|
-4.2
|
23.70%
|
褐煤,不論是否粉化,但未制成型
|
432.4
|
-9
|
-1.6
|
8.90%
|
無煙煤
|
358.1
|
8.9
|
1.1
|
-6.10%
|
三、私營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煤炭進口量雙雙出現(xiàn)減少
私營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作為我國煤炭進口的主力軍,雙雙出現(xiàn)了進口量的減少,2013年6月私營企業(yè)進口煤炭1048.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6%,向下拉動我國煤炭進口增速11.3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63.5%;國有企業(yè)進口煤炭1012.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4%,向下拉動我國煤炭進口增速4.3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24.2%。
表3:2013年6月我國不同性質(zhì)企業(yè)煤炭進口情況
企業(yè)性質(zhì)
|
進口量(萬噸)
|
增速(%)
|
向下拉動百分比
|
貢獻率
|
合計
|
2236.2
|
-17.7
|
-17.7
|
100.00%
|
私營企業(yè)
|
1048.8
|
-22.6
|
-11.3
|
63.50%
|
國有企業(yè)
|
1012.5
|
-10.4
|
-4.3
|
24.20%
|
外資企業(yè)
|
131.1
|
-25.5
|
-1.6
|
9.30%
|
集體企業(yè)
|
43.7
|
-24.9
|
-0.5
|
3.00%
|
四、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是對我國煤炭進口增速下滑影響最大地區(qū)
2013年6月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進口煤炭79.4萬噸,同比下降73.9%,與去年同期121%的增速相比下降了194.9個百分點,其進口量的占比也從去年同期的11.2%下降到3.6%,向下拉動我國煤炭進口增速8.3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46.6%。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進口的主要為煉焦煤,且主要進口國為蒙古,從蒙古進口量的急劇較少,對內(nèi)蒙古地區(qū)造成了一定影響。
表4:2013年6月我國各省市煤炭進口情況
省市
|
進口量(萬噸)
|
增速(%)
|
向下拉動百分比
|
貢獻率
|
合計
|
2236.2
|
-17.7
|
-17.7
|
100%
|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
79.4
|
-73.9
|
-8.3
|
46.60%
|
廣東
|
407.6
|
-24
|
-4.7
|
26.60%
|
北京
|
372.6
|
-25.3
|
-4.6
|
26.20%
|
江蘇
|
87.3
|
-50.6
|
-3.3
|
18.50%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
89.2
|
-36.9
|
-1.9
|
10.80%
|
上海
|
77.2
|
-29.8
|
-1.2
|
6.80%
|
浙江
|
50.8
|
-34.3
|
-1
|
5.50%
|
山東
|
255.9
|
-8.5
|
-0.9
|
4.90%
|
山西
|
26.9
|
-40.8
|
-0.7
|
3.90%
|
湖南
|
2.1
|
-84.6
|
-0.4
|
2.40%
|
海南
|
22.3
|
-14.6
|
-0.1
|
0.80%
|
安徽
|
23.3
|
31.9
|
0.2
|
-1.20%
|
河北
|
105.7
|
6
|
0.2
|
-1.20%
|
黑龍江
|
25.7
|
34.3
|
0.2
|
-1.40%
|
貴州
|
8.2
|
0
|
0.3
|
-1.70%
|
青海
|
15.3
|
120.6
|
0.3
|
-1.70%
|
江西
|
10.7
|
0
|
0.4
|
-2.20%
|
湖北
|
16.5
|
312.5
|
0.5
|
-2.60%
|
遼寧
|
125.6
|
59.8
|
1.7
|
-9.70%
|
天津
|
187.6
|
57.9
|
2.5
|
-14.30%
|
福建
|
243.5
|
50.8
|
3
|
-17.00%
|
可見,價格是市場走向的決定因素,這也是6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隨著降價潮在國內(nèi)煤炭市場不斷蔓延,其在國內(nèi)煤炭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國內(nèi)煤炭貿(mào)易商面臨巨大壓力,進口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有報道稱,在過去的一個月內(nèi),因中國貿(mào)易商們的毀約,多艘煤船被迫停在公海之上,“毀約”潮恐波瀾再現(xiàn);二是電力、鋼鐵等下游行業(yè)的成本壓力減小,利潤有所回升。煤價的大幅下滑獲益最大的當屬電力企業(yè),以電力企業(yè)為例,煤炭約占發(fā)電企業(yè)發(fā)電成本的70%左右,而低煤價直接讓發(fā)電企業(yè)由連年大幅虧損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今贏利的行業(yè),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公布的火力發(fā)電行業(yè)利潤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5月,其主營業(yè)務(wù)收5715.3億元,同比僅增長1.3%,而利潤總額為633.3億元,同比增長了2.7倍。三是加快國內(nèi)煤炭行業(yè)重新洗牌,改善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局面。煤價的持續(xù)下跌會使一部份競爭力不高、運營成本較高的煤炭企業(yè)退出市場競爭,這既有利于淘汰落后產(chǎn)能,又有利于煤炭行業(yè)的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升級,從而逐步達到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