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延多年的中國煤層氣對外合作,終于迎來了實質性進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國家發(fā)改委已于11月正式核準批復了山西晉城潘莊區(qū)塊煤層氣總體開發(fā)方案,該項目由具有煤層氣對外合作專營權的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聯煤”),以及具有美方背景的亞美大陸煤層氣公司(下稱“亞美公司”)聯合作業(yè)。
中聯煤與外資合作的效果,終于在多年后以首個進入商業(yè)性開發(fā)的中外合作煤層氣項目誕生而顯現。
產品“五五分成”
煤層氣即人們所熟悉的煤炭瓦斯,主要成分與天然氣相同,都是甲烷。以往,煤層氣不是在礦井中奪去礦工生命,就是被排放到空氣中造成污染。但是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煤層氣作為一種非常規(guī)的天然氣資源,也具有寶貴的資源意義。
此次獲批的潘莊區(qū)塊,位于被認為是中國擁有最好煤層氣資源的山西沁水盆地南部。該區(qū)塊占地面積為150平方公里,區(qū)塊內煤層氣探明儲量約為300億立方米,目前已經完成先導性試驗,年產能1億立方米。
潘莊項目成為國內第一個正式進入商業(yè)性開發(fā)的中外合作煤層氣項目并非偶然。早在2007年年中,國家發(fā)改委即為這個項目簽發(fā)了中國第一個中外合作煤層氣開采可以進入前期工作的批準文件。
按照4年前的這份批準文件,所謂的“前期工作”,其實就是中外雙方在潘莊煤層氣開采項目上可按5億立方米的建設規(guī)模開展前期工作,項目方可以辦理征地等準備事宜,待前期工作結束,需再上報一個總體開采方案,只有總體開采方案獲批,才能正式開采煤層氣。
現在,經過4年“前期準備工作”,項目方在獲得國際權威煤層氣儲量認證,來自30多個國家相關部門關于探礦權、環(huán)境評估批準等的批復許可后,終于獲得了“商業(yè)開發(fā)”的鑰匙。
煤層氣勘探開發(fā)是高風險產業(yè),外商在華的合作模式借鑒“海上開采石油”經驗,與擁有煤層氣對外專營權的中聯煤、中石油等簽訂“產品分成合同”,然后投入資金對合同區(qū)塊進行勘探開發(fā)。
“產品分成合同”規(guī)定,前期風險勘探階段,外商承擔100%的資金投入和勘探風險;到了商業(yè)開采階段,由中外雙方共同投資,投資收益由中外雙方根據合同權益比例分成。
具體到潘莊項目,中聯煤總經理助理、潘莊項目聯管會主席傅小康告訴本報記者,按照該公司與亞美公司所簽潘莊區(qū)塊煤層氣對外合作分成合同,產品分成比例是五五分成。
亞美公司高級副總裁李京也透露,該項目預計在2013年建成5億立方米產能,開發(fā)期內項目總投資額約為13億元人民幣,也將由中外雙方按照“五五開”的比例分攤。
在前期風險勘探階段,亞美公司于2006年底前,在潘莊區(qū)塊內打了6口多分支水平井,獲得單井日產煤層氣10萬立方米,6口井平均每口井日產量達5萬立方米,在當時均創(chuàng)造了中國煤層氣產量最高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潘莊項目實施的多分支水平井鉆井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煤層氣開采技術,與此前運用廣泛的直井技術相比,日產量平均高出了5至10倍。這種技術,正是由亞美公司于2004年引進中國。
有人做過計算,同樣是一平方公里煤層氣田,用多分支水平技術開采,只需3年左右就能完成。但用直井技術,可能需要15到20年 這一點非常重要,煤層氣通常都是煤炭的伴生氣。從安全采煤出發(fā),挖煤之前需先采氣,但如果采氣排氣時間過長,煤田方面很難做出全面規(guī)劃。
這正是潘莊項目多次在國家發(fā)改委的核準審批中拔得頭籌的原因之一,傅小康告訴本報記者,近幾年來,中國的能源投資可謂“不差錢”,在推進煤層氣資源開發(fā)過程中,最看重的便是如何在與外商合作中,引進外資同時也能夠獲得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傅小康說,中外雙方2003年簽訂潘莊項目的分成合同時,當地的地質條件、煤層氣的預期開采量、技術路線等都未明朗。而現在看來,“亞美在潘莊實施了適用于當地地質條件的水平井技術,是國內領先的煤層氣開采技術。”
中國煤層氣開發(fā)“十一五”和“十二五”規(guī)劃編制組組長、中聯煤層氣公司總顧問孫茂遠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公開表示:“在引進外資和民營資本(開發(fā)煤層氣)方面,我們希望引進有實力有技術的公司。將來引進外企,要以技術、智力和經驗管理為主,引進資金為輔。”
煤層氣開發(fā)藍海
潘莊項目獲批或許僅僅是一個序幕,諸多中外合作項目均有望借此契機,在未來順次推進。
傅小康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中聯煤還有至少2到3個中外合作項目可能在未來1至2年內獲批。出于商業(yè)機密原因,不便透露更多細節(jié)。
李京也介紹,該公司負責作業(yè)的另一個位于沁水盆地的煤層氣區(qū)塊 馬必區(qū)塊,也有望于1到2年內獲國家發(fā)改委核準批復。
該區(qū)塊為亞美與中石油合作項目,其煤層氣資源量比獲批的潘莊項目更大,地質儲量約為2000億立方米,煤層氣開發(fā)潛力可達50億立方米/年。
包括潘莊項目在內的諸多中外合作煤層氣項目的“松動”與“漸次推進”,其背后正是中國煤層氣開發(fā)戰(zhàn)略不斷推進的必然結果。
在天然氣消費缺口巨大的情況下,中國正越來越意識到,煤層氣作為非常規(guī)天然氣將是非常重要和現實的戰(zhàn)略替代資源。
根據國際能源署最新數據,世界范圍內煤層氣的總儲量約為240萬億立方米,而中國的儲量則達到37萬億立方米,占13%,與陸上常規(guī)天然氣相當,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位列世界第三。
坐擁巨量資源的同時,在煤層氣應用方面,中國還剛剛處于起步階段,到“十一五”末,中國的煤層氣利用總量僅為34億立方米,占儲量萬分之一不到。
提純后的煤層氣,其物理化學性能與天然氣相同,其燃燒產生的污染只有石油的四十分之一,煤炭的八百分之一、難怪孫茂遠會如此高地評價煤層氣 “沒有哪種能源像煤層氣這樣,集調整能源結構、清潔環(huán)保、促進煤礦安全三大優(yōu)點于一身。”
事實上,為完成減排承諾,中國正在限制使用煤炭、鼓勵用氣,并提出到2020年,天然氣用量要增加到4000億立方米,占能源消費的12%以上,這個巨大的缺口,要靠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guī)天然氣來填補一部分。
從上世紀末開始,中國即已開始推進煤層氣的中外合作開發(fā)。1996年,中聯煤由國務院批準組建,是當時全國唯一享有對外合作開采煤層氣資源專營權的公司。為加快推進煤層氣開發(fā),2010年12月,商務部、國土部、國家發(fā)改委、能源局四部門又聯合發(fā)文,新增中石油、中石化及河南省煤層氣開發(fā)利用公司為煤層氣中外合作試點企業(yè)。
而為加快發(fā)展煤層氣產業(yè),自2007年1月起,中國對煤層氣抽采企業(yè)的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再加上國家財政給予煤層氣抽采企業(yè)每立方米2毛錢的補貼,以及一些地方省市對于煤層氣的附加補貼,來自政府方面的補貼已經超過煤層氣井口售價的三分之一。
此外,由于中國天然氣價格較之國際價格偏低,中國還給予煤層氣特殊政策,允許煤層氣經營企業(yè)依據市場供需自主定價,享受靈活的定價政策。
這一切,令煤層氣經營企業(yè)擁有了穩(wěn)定的投資回報預期,亞美大陸煤層氣潘莊項目總經理王冰表示,依據國家發(fā)改委批復的開發(fā)方案,潘莊項目的投資回報期約為7年,而該項目在2013年達產后,穩(wěn)產期可達12.7年,項目盈利前景樂觀。
11月剛剛召開的全國煤礦瓦斯防治現場會透露的消息則稱,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制定的煤層氣開發(fā)利用“十二五”規(guī)劃即將印發(fā)。該規(guī)劃提出,到2015年,煤層氣年抽采量達210億立方米,比2010年提高600%以上。
中國煤層氣的開發(fā),或許將進入一個新藍海。同樣可見的是,山西當地的煤炭集團與央企,以及更多參與游戲的外資背景公司,在“氣權”上的競爭將隨之更為激烈。